二、寫入整體層結構與CSS
接下來我們在桌面新建一個文件夾,命名為“DIV+CSS布局練習”,在文件夾下新建兩個空的記事本文檔,輸入以下內容:
程序代碼
1 2 3 4 5 6 7 8 9 | 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0 Transitional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xhtml1/DTD/xhtml1-transitional.dtd"> <html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1999/xhtml"> <head> <meta http-equiv="Content-Type" content="text/html; charset=gb2312" /> <link href="css.css" rel="stylesheet" type="text/css" /> </head> <body> </body> </html> |
這是XHTML的基本結構,將其命名為index.htm,另一個記事本文檔則命名為css.css。
下面,我們在
標簽對中寫入DIV的基本結構,代碼如下:程序代碼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| <div id="container"><!--頁面層容器--> <div id="Header"><!--頁面頭部--> </div> <div id="PageBody"><!--頁面主體--> <div id="Sidebar"><!--側邊欄--> </div> <div id="MainBody"><!--主體內容--> </div> </div> <div id="Footer"><!--頁面底部--> </div> </div> |
為了使以后閱讀代碼更簡易,我們應該添加相關注釋,接下來打開css.css文件,寫入CSS信息,代碼如下:
程序代碼
1 2 3 4 5 6 7 8 9 10 | /*基本信息*/ body {font:12px Tahoma;margin:0px;text-align:center;background:#FFF;} /*頁面層容器*/ #container {width:100%} /*頁面頭部*/ #Header {width:800px;margin:0 auto;height:100px;background:#FFCC99} /*頁面主體*/ #PageBody {width:800px;margin:0 auto;height:400px;background:#CCFF00} /*頁面底部*/ #Footer {width:800px;margin:0 auto;height:50px;background:#00FFFF} |
把以上文件保存,用瀏覽器打開,這時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基礎結構了,這個就是頁面的框架了。>
關于以上CSS的說明(詳細請參考CSS2.0中文手冊,網上有下載):
1、請養成良好的注釋習慣,這是非常重要的;
2、body是一個HTML元素,頁面中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寫在這標簽對之內,我就不多說了;
3、講解一些常用的CSS代碼的含義:
font:12px Tahoma;
這里使用了縮寫,完整的代碼應該是:font-size:12px;font-family:Tahoma;說明字體為12像素大小,字體為Tahoma格式;
margin:0px;
也使用了縮寫,完整的應該是:
margin-top:0px;margin-right:0px;margin-bottom:0px;margin-left:0px
或margin:0px 0px 0px 0px
順序是 上 / 右 / 下 / 左,你也可以書寫為margin:0(縮寫);
以上樣式說明body部分對上右下左邊距為0像素,如果使用auto則是自動調整邊距,
另外還有以下幾種寫法:
margin:0px auto;
說明上下邊距為0px,左右為自動調整;
我們以后將使用到的padding屬性和margin有許多相似之處,他們的參數是一樣的,
只不過各自表示的含義不相同,margin是外部距離,而padding則是內部距離。
text-align:center
文字對齊方式,可以設置為左、右、中,這里我將它設置為居中對齊。
background:#FFF
設置背景色為白色,這里顏色使用了縮寫,完整的應該是background:#FFFFFF。
background可以用來給指定的層填充背景色、背景圖片,以后我們將用到如下格式:
background:#ccc url(‘bg.gif’) top left no-repeat;
表示:使用#CCC(灰度色)填充整個層,使用bg.gif做為背景圖片,
top left
表示圖片位于當前層的左上端,no-repeat表示僅顯示圖片大小而不填充滿整個層。
top/right/left/bottom/center
用于定位背景圖片,分別表示 上 / 右 / 下 / 左 / 中;還可以使用
background:url(‘bg.gif’) 20px 100px;
表示X座標為20像素,Y座標為100像素的精確定位;
repeat/no-repeat/repeat-x/repeat-y
分別表示 填充滿整個層 / 不填充 / 沿X軸填充 / 沿Y軸填充。
height / width / color
分別表示高度(px)、寬度(px)、字體顏色(HTML色系表)。
4、如何使頁面居中?
大家將代碼保存后可以看到,整個頁面是居中顯示的,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頁面居中顯示呢?
是因為我們在#container中使用了以下屬性:
margin:0 auto;
按照前面的說明,可以知道,表示上下邊距為0,左右為自動,因此該層就會自動居中了。
如果要讓頁面居左,則取消掉auto值就可以了,因為默認就是居左顯示的。
通過margin:auto我們就可以輕易地使層自動居中了。
5、這里我只介紹這些常用的CSS屬性了,其他的請參看CSS2.0中文手冊。